谷歌AI狂飙突进的两年:从追赶到领跑,它还是没摆脱焦虑
2025 年 3 月 25 日,谷歌宣布了其最新 AI 模型 Gemini 2.5 正式推出,再度刷新了行业多项基准测试记录。

这已是谷歌在短短三个月内发布的第二个大型 AI 模型,也是其近一个月以来一系列技术突破的延续,其野心和技术进步让整个科技圈为之侧目。谷歌 DeepMind 首席技术官 Koray Kavukcuoglu 宣称,Gemini 2.5 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智能的 AI 模型”,代表着谷歌在“让 AI 更智能、更具推理能力”目标上的又一重大进展。
回望两年多前,2022 年年底,形势却截然不同。当时,OpenAI 发布 ChatGPT 引发全球轰动,谷歌内部陷入罕见的恐慌。一家在 AI 基础研究领域长期领先的科技巨头,突然发现自己在面向大众的 AI 产品竞争中落后了。如今,Gemini 2.5 模型刚刚发布,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领先竞争对手。谷歌似乎已经完成了反超,或者至少已经达到了前列,但在谷歌自己看来,挑战可能远未结束。
在 2024 年 12 月 18 日的 2025 战略会议上,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告诉员工们:“我们已经走过两个充满变革的年头。”他说,“2025 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需要大家内化紧迫感,加快公司运转速度。竞争正在激烈变化,我们的主要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顾 2022 年 12 月,ChatGPT 横空出世时,谷歌内部的震动远比外界想象的更为剧烈。
皮查伊甚至请回了已淡出管理层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重新审视公司的 AI 战略。
“这是 2016 年以来最严峻的战略挑战。”一位谷歌前高管告诉媒体,“皮查伊七年前宣布谷歌将成为‘AI 优先’的公司,而现在我们却在最重要的 AI 突破中落后于人。公司上下都感到一种危机感。”
讽刺的是,ChatGPT 背后的技术基础——Transformer 架构——正是由谷歌研究人员在 2017 年发明的。而且,谷歌早在两年前就已宣布类似的技术 LaMDA,却未能及时将其推向市场。ChatGPT 的成功证明了谷歌一直在顾虑的风险——AI 模型可能产生事实错误或不适当内容——并不足以阻止这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皮查伊在 2023 年初召集了一系列紧急会议,最终,公司确立了一个代号为“代码红”的计划:在 100 天内推出一款名为 Bard 的 AI 聊天机器人,由 Google Assistant 负责人 Sissie Hsiao 领导。
“质量优先,但要快。”Hsiao 对团队如此要求。
为了组建这个团队,谷歌从公司各个部门抽调了约 100 名顶尖工程师,命名为“Team Bard”(以谷歌新聊天机器人的代号命名)。这些员工被告知:你们就是 Bard 团队,扮演一切需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2023 年 1 月,谷歌宣布了公司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裁掉约 12,000 个工作岗位,约占当时员工总数的 7%。这一举措更加剧了内部的紧张气氛。